新一轮全国高校专业调整来了: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共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上海24所高校新增56个本科专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点,将列入相关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计划。
31个本科专业“上新”透露了哪些高等教育新风向?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据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推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轮高校专业的“新老交替”不仅出于高校对国家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回应,同样也是高校对于当下科技发展中新趋势的回应,更是高等教育通过布局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专业“交叉”特色鲜明
“智能”“智慧”成此次调整中新增专业的高频词,“智慧能源工程”“智能交通运输”“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等都是此次新增的专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这些新专业几乎都是高校基于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对当下科技发展中学科交叉需求的回应。
统计显示,在2021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多达95所。新增专业前十名分别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网络与新媒体、智能建造,这些都与交叉学科密切相关。
新工科“上榜”最多
在新增的31个专业中,新工科专业“上榜”最多,涉及12个专业门类的14个具体专业。新专业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回应,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布局。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大战略目标,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都急需‘双碳’方面的高端人才。”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渡告诉记者,上海电力大学4个新增专业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就是基于这一需求而设。此外,上海交大的可持续能源、同济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等,同样如此。
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也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下“起飞”。农学涉及3个专业门类,有3个具体专业;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各涉及两个专业门类,各有两个具体专业;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各涉及1个专业门类,各有1个具体专业。
以新文科为例,传统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比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网络与新媒体都是典型的新文科专业,且在前十名专业中占据“半壁江山”。
文章来源:《文汇报》2022年3月3日第7版,详情请点击http://dzb.whb.cn/2022-03-03/7/detail-75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