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公安打出反诈“组合拳”
护航青年学子安心求学路

图为学生回答问题
本报讯 (张凯峰 仇才波)为有效提升高校新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减少校园诈骗案件发生,9月8日至9日,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组织“反诈青年讲师团”走进盐城工学院南北两个校区,为6000余名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反诈第一课”。
针对大学新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提前精心策划,围绕常见校园诈骗类型量身定制反诈课程。民警结合近年来高发的“刷单返利”“校园贷”“AI换脸诈骗”等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视频展播、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深入剖析诈骗手法,将复杂骗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防范知识,切实增强学生识诈、防诈能力。
活动现场,民警不仅详细讲解反诈知识,还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手把手指导新生下载安装和注册使用,助力筑牢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防范电信诈骗,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同学们务必牢记,个人银行卡、电话卡、身份证绝不能出租、出借或出售!”宣讲中,民警重点解读了“帮信罪”的法律风险,结合真实案例说明“两卡”出借出售的严重后果,并深入讲解“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防范体系。民警还详细介绍了遭遇诈骗后的正确处置流程,提升学生应急反应能力。
本次活动融知识性、警示性与互动性于一体,民警通过案例剖析、法律解读、情景模拟、有奖竞答等形式,将反诈知识融入校园日常生活场景。情景模拟环节真实还原诈骗通话过程,引导学生识别诈骗话术;互动环节针对“朋友借卡转账”“网购退款先垫款”等常见问题,逐一解析风险要害,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课程既有真实案例的警示,又提供了实用高效的防范技巧。“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完课才发现安全隐患就在身边。这堂反诈课不仅是开学第一课,更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一名新生在课后感慨道。
打出反诈“组合拳”,共筑校园“平安网”。下一步,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将持续深化“警校共建”机制,组织“反诈青年讲师团”走进辖区6所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开展反诈讲座、壮大“校园反诈志愿者”队伍、精准推送预警信息等举措,全方位织密校园防护网,为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安心求学保驾护航。
3a60b94e-9a91-4fbe-be44-e60cd831e19e.pdf《盐阜大众报》202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