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引领城市发展新潮流
嵇友山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我市通过“体育+健康”模式,以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品牌赛事赋能、体卫融合创新和多元融合发展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议题之一,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织密全民健身场域,打造健康城市核心引擎。全国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将“健身活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纳入考核,从硬件设施和人才配备两个方面为健康城市提供量化依据。在健康城市建设的多维度因子中,体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市以“全民健身”为着力点,完善“10分钟健身圈”,形成覆盖城乡的体育设施网络,构建起“处处可运动、时时想运动”的健康生态。近年来,全域覆盖、智慧化升级、便民惠民成为全民健身设施的“代名词”。我市通过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丰富赛事活动,进一步推动体卫融合,助力健康城市建设,建成395个口袋公园、139个体育公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95平方米,盐龙体育公园入选“省智慧体育场馆示范项目”。全市513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占比达82.1%。
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健康城市双轮驱动。我市积极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同时,努力践行品牌赛事赋能健康城市发展,将体育竞技赛事与城市文旅活动深度融合,举办高水平赛事,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大纵湖生态铁人三项赛的举办,吸引数万名运动员与游客齐聚盐城。盐城马拉松赛事获评“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最美赛道特色赛事”,将盐城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推向加速发展通道,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形成相辅相成发展格局。品牌赛事赋能,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我市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的举措,惠及200万人次,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有效构建了健康城市发展的体育赛事与城市文旅的双轮驱动。
探索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体育+”激活新动能。我市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协同”建设模式,推动“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多元融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以市民健康需求为核心导向,通过“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产业升级”等,激活健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通过硬件优化与软件提升双轮驱动,推动体育与健康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资源与健康数据,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政府通过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智慧健身中心,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推动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政策支持彰显民生温度。我市将体育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连续多年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称号,环境质量持续优化,2024年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32、居全省第二,全年优良天数317天、优良率86.6%、居全省首位。站在新起点,应进一步推动健康城市建设,通过健全完善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群众反馈、社会效益等机制,推动体育逐渐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本文为2025年度市社科基金项目“以体育为载体的健康盐城建设研究与实践”〈25skB194〉阶段性成果)
49f943a1-9e27-4907-8070-90f14c687c32.pdf《盐阜大众报》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