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博学楼A514会议室举行集中学习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胡凌霞主持,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
胡凌霞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思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探索和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课堂的空间限制,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思政课,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副院长马荣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的主要内容、编写过程和特点三个方面做了领学发言,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对学院当前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苏珍就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的重要意义作重点发言。她表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所记述的,正是党领导人民开创和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这一段历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思政课教师学习好党史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主任翁爱云就学院“如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作重点发言。她从“深化学科内涵建设的核心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支撑”三个方面,提出学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具体实践路径。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董海龙就“学院如何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切实做好审核评估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重点发言。他从学生、课程、学院、学校这四个层面,针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了建议和想法。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要解决好学生层面“自律”与“他律”问题、课程层面“线下”与“线上”问题、学院层面的“外来经验”与“自身实际”问题等。
会上,胡凌霞还就五一、端午期间正风肃纪工作,对与会人员提出了严明纪律,做到“十个严禁”的明确要求。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