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通讯员:顾清 胡凌霞       责编:刘涛       审核:刘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10-21 17:38:39
 

10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设计艺术学院在红旗渠畔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两院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实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思政课教师、设计艺术学院学工办主任顾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徐丹主讲,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80余名学生参加。

顾清在红旗渠纪念馆为学生系统讲解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的核心内涵。她结合史料,详细讲述了林县人民在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仅凭一锤一铲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凿出 “人工天河” 的奋斗历程,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价值与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感悟初心、汲取力量。

徐丹在教学中围绕红旗渠建设所体现的“人定胜天”信念与“因地制宜”智慧,引导学生观察太行山地貌与红旗渠工程的关联,强调实地实践不仅是专业学习,更是理解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创造奇迹的重要途径,推动学生将专业认知与思政感悟相结合。

随后,师生历时3个多小时沿红旗渠步道实地研学,在行走中感受“人工天河”的磅礴气势与精神力量。在青年洞前,顾清为学生生动讲述了当年300名青年突击队成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奋战17个月、攻克技术难关的感人故事,展现青年一代在国家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在虎口崖旁,师生共同回顾林县人民面对恶劣自然环境,不认命、不服输、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学生们亲眼目睹悬崖绝壁上留存的凿痕,亲手触摸见证历史的石块,直观体会到“十万大军战太行”的艰辛与伟大,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传承奋斗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学生们还用画笔记录下红旗渠的壮美景色,描绘出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设计艺术学院深化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两院以红色资源为纽带,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实地研学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未来,两院将持续探索“思政+专业”育人模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强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彰显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追求。

顾清老师现场授课

徐丹老师现场教学

同学们现场参观

沿红旗渠步道实地研学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盐城工学院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